非必要不艹LOF,谢谢合作!
以防万一有人想找被空间折叠的东西:Sua_thirdwhale

【2019观演总结】音乐到底能带来什么?

猛然发现今年泡音乐厅泡得不算多,经常莫名其妙的忙、出差、意外、没抢到票……导致错过了很多演出。例如前几天28号的一场《天方夜谭》就因为流感未痊愈不想去坑害别人而没有去。夏天的时候因为台风而错过一场老贝的钢琴奏鸣曲专场,没有听到《悲怆》真的很“悲怆”了。



于是先来年度最遗憾错过了的演出——11月份的一场柏辽兹歌剧《浮士德的沉沦》。我直接没买到票,这年头越是冷门少见的作曲家/曲目抢票越激烈。我是那种永远记得不开篇准点去买的人,回过头就已经售罄。但不买加价倒手的票是我的原则。反正只要活得够久,总还会有的。


年度最值演出——毫无疑问是于霍夫堡圣奥古斯丁教堂听的那场萨列里的《皇帝弥撒》。它甚至是免费的,不过出于礼貌、尊重与厨力我留下了一比“数额异常”的donation,搞得志愿者小哥拦住我问是不是看错纸币面值。然而这部作品在我内心的意义早已越过了音乐本身,可能它代表的期许与遗憾会永远让我听到第一个音符起便开始忧郁。所以请不要提醒我为了它专程飞维也纳的机票多少钱,谢谢合作


年度最印象深刻演出——上音歌剧院建成开幕演出的《魔笛》。看来某综艺给上音带来了挺多经费,特意把斯卡拉请过来一共就两部歌剧唱4场。那场《魔笛》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道具组真的过于耿直:开头的蛇就真的是一条巨大的遥控蛇,Monostatos等几位黑人奴仆真的把演员全都涂黑了(配合部分歌词看起来甚至政治很不正确的样子),给萨拉斯托拉车的动物就真的全是小朋友们演的动物。我总是忘记拍谢幕找个新闻图吧:



年度最困惑演出——俄罗斯钢琴大师普莱特涅夫演绎莫扎特&贝多芬。他的贝多芬奏鸣曲我没有什么特别想法。但是自由速度的莫扎特(尤其是K330)我不行,全程满脑子都是why?为什么要这样?第二主题忽然变速的时候我心情如玩喵里奥,就是那种走得好好的地板忽然塌下去的感觉。他用的音色也不是普遍弹莫扎特时的音色,不够明亮要沉闷有力一些。但听完我个人感受就是为了别出心裁而别出心裁了,让人摸不着头脑也get不到把莫扎特当肖邦弹的意义。


今年最冷门演出——蒙特威尔第的《圣母晚祷》。本来宗教曲目就演的少,还来个特别冷门的作曲者。我巴洛克音乐都听得不算多,这类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桥梁性质的作者就更少了。不过既然宗教曲目都安排上了,我什么时候配拥有拉赫玛尼诺夫的《彻夜祷》?



今年总体而言惊喜很多,圆满了不少演奏者和曲目。例如古尔达的大提琴协奏曲,例如听到了席夫的现场。总之是颇为高兴的一年。

想来更早些时候,我总怀疑自己搞的一些音乐分享与评论是不是有价值。毕竟我没任何音乐专业背景,无论是演奏还是乐理都一团糟。但后来我发现比起专业与否,我可能更讨厌刻意吊书袋要搞门槛的人。只要音乐厅没禁止不认识五线谱的观众入场,我就不赞成只有能完整做曲式分析的人有资格写乐评。晚点又听过不少专业搞教育的人的课,发现其实大师们讲起音乐来同样不会堆砌专业词汇让人不明觉厉然听不懂的。

于是我想把问题回归到音乐到底为何会吸引人?给人带来的到底是什么?我挺喜欢的一种论调是「音乐的本质是共情」——像是跟着节奏跳动是人类血液里的本能,我们的祖先就会敲敲打打围着篝火跳舞。而旋律则能带动一些情绪甚至诉说着一个故事(不管是不是作曲者有意为之)。

今天我听了年度最后一场音乐会,总被当年货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我想《欢乐颂》就是非常容易共情的典型例子。坐在我前面一排的小朋友从第三乐章开始就手舞足蹈了,他妈妈根本拦都拦不住。那旋律不需要任何解释就能令人感受到鼓舞与快乐。

因而经历了时光沉淀的古典音乐应该是不受限的,它可以跨国界跨文化夸时空地被欣赏。至于好听与否喜爱与否,只是对特定曲目能否共情又能共情多少的问题,没有必要拆分得特别“高深”。


(因为合唱团会架起来想要坐高一点,意外买到了直播小哥边上的座位😂)

评论 ( 2 )
热度 ( 105 )
  1.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助攻鲸的拆迁办 | Powered by LOFTER